學習新事物時,感到挫折該怎麼辦?一封給妹妹的信

最近妹妹小芝近因為學校的打擊樂練習,感到很挫折甚至想放棄,媽媽也因此感到很挫敗,不知道該嚴厲地逼迫妹妹練習,自己看了也很痛苦,還是應該要就此放棄?兩人之間甚至也因此起了衝突。

打鼓不是重點,重點是如何與「挫折」共處

致小芝的一封信:

小芝,打鼓練習其實最重要的不是「你在敲什麼」,而是開始慢慢的養成一個習慣,一個時間到了,我就要努力去摸看看玩看看,因為你長大敲鼓,不一定會幫助你什麼。

可是藉由敲鼓,你在養成習慣、養成學習一個新事物的心態,所以會感到挫折、開心、憤怒、耍賴,而當你開始認真研究「我要怎麼超過昨天的自己,即使一點點就好」

鼓棒怎麼拿、鼓面要多斜、譜要放多高,這些都沒辦法問人,只有自己努力摸索,才會出現這些問題,才有辦法調整,找到一個自己最適合的方式。

面對「我不會」,感到挫折、焦慮怎麼辦?

一旦有情緒出來,就好好哭、好好生氣因為正是你在努力做一件事情,情緒是很自然的,當你有認真地嘗試過,經歷過著一些情緒,你會變得更堅強,甚至更溫柔,因為遇到其他的人,他們在學習當中遇到很多挫折,對自己不自信,你都能夠包容,甚至給予方式幫助他們,當初你是怎麼克服的。

然後你很棒,媽媽也很棒,只是現在卡住了,因為太重視自己沒辦法做好,但其實自己是最想做好的事情的人,所以「不要管敲的好不好,而是看自己有沒有投入,有沒有試著玩看看,有沒有發現新的東西」

延伸閱讀:《流浪者之歌》如何在排山倒海的壓力和焦慮下,朝著目標前進?

打鼓好挫折

以下是哥哥給你的建議:面對挫折還可以這樣做

試著養成習慣,要做好一件事,一次就以「53天不中斷」為基準,每天晚上9點,只敲 10 分鐘都可以,重點是養成習慣,為什麼要「53天」因為兩個月,最後七天,好好的檢討來回顧,這兩個月自己成長了多少

不要靠情緒或靈感,而是養成習慣,這樣真的會少掉很多需要在「情緒」上面浪費的時間。

以上是我最近修行與準備交換計畫的心得,與寫給我妹的話(我妹一直很不想練習,因為敲下去就發現自己敲不好,但不練習就只會更加無法達成)跟大家分享

希望大家都在努力的往自己的目標前進時,可以少一點冤枉

重點不是做了什麼,而是在「努力投入」做好事情當中,不斷認識自己,努力改進,而努力成長。

作品做好是一件事,但重點是在製作的過程中很努力「只要努力就問心無愧,而不會過度把自己的身分認同(就是我好不好),黏在作品好壞上面,很大程度,好壞只是來自於熟不熟練」

而這種努力需要一點放鬆跟玩心,因為嚴肅就會僵化,就會不敢再投入。

玩具反斗城

你也有這些困擾嗎?推薦閱讀:

《世界盡頭的咖啡館》讀後心得:現在努力做的事,真的是為了自己嗎?

讀《當代寂寞考》:關於長大與幸福,多啦A夢寫給大雄的一封信

逃進短影音裡躲避工作壓力,我如何透過書寫重新找回自己?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