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刷《蘇州河》:從尋找到失去,無解的愛情幻影

《蘇州河》是一部關於尋找的電影。在這條混濁、吵雜的河畔,有人尋找失蹤的情人,有人尋找被愛的證明。但愛情,真的存在嗎? 還是,只是人們自己編織出來的幻覺?在這座城市裡,愛情每一秒都在發生,也在消失。 像河水一樣,載著希望,也帶走破碎的夢。愛過的人、失落的人、尋找的人,
最後都只能隨波而去,消失在看不見的遠方。

蘇州河不斷尋找

一、從劇情到畫面,《蘇州河》中的愛情

二刷《蘇州河》,比起第一次糾結於劇情,第二次更能從畫面語言、音樂等角度,去思考導演想說什麼。

一直以來都很喜歡「尋找」為主題的電影,尤其是當鏡頭像望遠鏡,讓觀者感受到視線侷限,拔走了上帝視角,只能從鏡頭的移動中去「體驗」那種侷限、無力的尋找感,而不是用情節、語言去堆疊感受,是我非常喜歡《蘇州河》的原因之一。

這次重看《蘇州河》,對於「愛情的模樣」依舊模糊,電影從一條世世代代、人來人往的河流談起,更顯城市之大,男女之小。而愛情在這座城市中,每分每秒都在發生,卻又沒什麼稀奇的。

然而,「愛情」真的隨處可見嗎?從用愛情填補親情的牡丹、渴望無條件被愛的美美,到不相信愛存在的攝影師,和不知道何謂「愛」的馬達——每個人都在「愛」著,卻又追尋著「愛」。

愛情,就像是蘇州河上的美人魚。有些人說曾經見過它,但大多時候,它就像是牡丹手中的美人魚人偶,只存在於想像世界。現實裡的美人魚,只能困在酒吧的大型水箱中表演,僅供觀賞,卻也游不出牢籠。

蘇州河美人魚

二、理想的愛情,會不會只是投射

美美眼中的馬達,是她的理想愛情。

就像是電影開頭,畫面還是全黑時,只聽到美美一遍遍地問著攝影師:「如果我像牡丹一樣消失了,你會來找我嗎?」一連問了攝影師好多次,她渴望能得到肯定的回答,渴望無條件地、堅定地被愛。

不斷地尋找牡丹的馬達,是美美眼中的愛情,然而,諷刺的是,美美和攝影師的愛情,才是馬達眼中「愛」的模樣。馬達曾信誓旦旦地看著攝影師說「我覺得美美是真的愛你,即使她沒有說,但他深深愛著你」。

愛情,到底長什麼樣?怎麼會大家想要的愛情,都在別人身上才能找到?

我永遠忘不了牡丹跳河前望向馬達的眼神。那是一種冷咧到極致的失望,是遭受到背叛、失去信任,遍體鱗傷到失去活下去意義的死灰色。她手裡握著美人魚,雙手一放,掉進河中。

蘇州河跳河

這樣的牡丹,若看到馬達後來仍不斷地尋她,又會是什麼感受呢?

找到又能如何?

受傷的心,還能再次相信嗎?

而這個模樣的馬達,在美美眼中成了「愛情」。但馬達究竟是因著太愛牡丹,才會到處尋找她,還是只是想彌補對方?填補心中的愧疚感?他真的愛過牡丹嗎?我不知道,但也不太相信。

三、不懂愛的人,談得了愛嗎?

當馬達將美美誤認做牡丹時,他每天都去酒吧,一遍又一遍地向美美訴說自己與牡丹的故事。他一再強調,自己從來沒有欺騙過她(牡丹)。

蘇州河美美

然而,這真的是愛嗎?牡丹要的會是這句話嗎?

我想,牡丹在乎的是馬達是否有愛過自己,她想不透馬達為何會背叛她,被深愛之人拿去賣錢的背叛感,並不是一句「我沒有欺騙過你」就會煙消雲散的。

為什麼馬達在乎的是「欺騙」,而不是「愛過」?

還記得有個綁架情節的畫面,牡丹坐在沙發上,窗外一束柔和的光打在他身上,右側是馬達,身上是窗簾的陰影,一條一條的,像極了監獄的牢籠,坐在高處的他,也隱喻著兩人的關係一高一低,距離難以跨越。

蘇州河馬達與牡丹

馬達也許不可惡,他只是沒有想那麼多,又有點心軟。沒有拿到錢後,馬達也直接封鎖牡丹,不接電話、不回訊息,直到牡丹自己跑來找他,可能因為心軟又收留她。我想馬達也許至始自終都沒有明白什麼是愛。

走一步算一步,以為只是「假裝綁架」,以為事情結束後還能回到原點。

卻沒想到,這場半真半假的陪伴,早已在牡丹心中,被視為真實的愛情。

一切悲劇,都在那份「走一步算一步」的猶豫中,有時候沒有做出選擇,也是一種選擇,讓結局慢慢滑向無法挽回的深淵。

真的好喜歡這部電影,可能之後看還會有不同的體悟,但每次看完,都會不斷地單曲循環張惠妹的「解脫」

延伸閱讀:

下一站,天國:當死後只能帶走一段印象最深刻的記憶,你會如何選擇?

蒼鷺與少年:沒有善良與邪惡,「真誠」才是宮崎駿想活出的人生樣貌

《First love 初戀》:命中註定的愛情除了奇蹟,更需要兩人都有誠實面對自己的勇氣

返回頂端